
前言 231.1亿美元 ,这笔让日本"大出血"的军购订单终于有了结果。8月7日这天,首批 3架F-35B 垂直起降战机降落在九州新田原基地, 42架 的总订单让日本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F-35拥有国。 说起来,这些"会飞的钢铁怪兽"早就有了栖身之所。 出云级航母 的甲板改装已经完成, 2027年 就能形成真正的海上打击力量。日本人等这一天,等了太久。 这笔巨额军购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盘算?美日这对搭档想在 西太平洋 搞出什么新花样?
42架F-35B到手,日本这步棋下得有多深? 让人琢磨的是,日本早在 2018年 就开始"未雨绸缪"。 当时改造出云级的理由是"多用途化",现在看来这话说了一半。 从直升机平台到能起降隐身战机的轻型航母,这个华丽转身背后的 战略野心 暴露无遗。日本防卫省当年向洛马公司咨询F-35B规格参数,如今看来早就是有备而来。 每艘出云级能搭载 16架F-35B ,这个数字已经逼近美军两栖攻击舰的水平。 1000公里 的作战半径意味着什么?
东海、台海,甚至南海的部分区域都在打击范围内。说白了,日本拿到的不只是战机,更是在中国周边"秀肌肉"的底气。 有意思的是,出云号和加贺号的改装工程早就完成了。 JPALS系统 、耐热涂层、加宽舰艏,每一项改装都为今天的F-35B上舰做好了准备。 2024年,加贺号还专门跑到美国进行资质考核。 美军陆战队的F-35B在加贺号上滑跃起飞,那个画面简直就是在为今天的正式部署"彩排"。
按照日本的时间表,2027年出云号航母编队将形成 初始作战能力 。2030年完成第一个F-35B中队组建,2035年第二个中队也要成军。 到那时,日本海上自卫队将拥有 两个航母打击群 。 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在大多数时间里,西太平洋上都会有日本航母在巡弋。从"专守防卫"到主动出击,日本军事政策的边界正在被悄然重新定义。
美军亲自"护送"战机,这份待遇说明了什么? 这次交付的细节很有意思。 美军飞行员 亲自驾驶日方战机,KC-46A加油机全程护航,这种规格远超普通军售。 更让人深思的是,呼号"AGILE"的美军飞行员操控着属于日本的F-35B,代号"BORA"的加油机在一旁贴身保护。这种深度协作已经超越了买卖关系。 日本作为全球 第三个F-35总装中心 ,名古屋工厂的意义远不止生产那么简单。 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,从日常维护到技术升级,日本已经掌握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:既能通过军售赚钱,又能把日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。从 技术依赖 到战略绑定,这套"温水煮青蛙"的手法美国玩得炉火纯青。 想想看,华盛顿号航母从美国东海岸调到西太平洋,接替里根号的维修空档。 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部署已经捉襟见肘,需要动用东海岸的资源来"救急"。 在这种背景下,武装日本就成了 分担压力 的必然选择。F-35B项目本质上是美国"印太战略"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把盟友推到第一线的具体体现。
日本呢?借着F-35B的翅膀,一步步突破"专守防卫"的限制。 从集体自卫权解禁到现在的航母部署,每一步都在挑战 和平宪法 的底线。 2024年的"利剑"军演中,美军陆战队F-35B就曾模拟在出云号起降。那次演习的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,就是在为今天的正式部署造势。
一架战机引发的连锁反应,东亚开始军备竞赛了? 有意思的是,日本这一动作立马引来了"跟风者"。 韩国宣布要造 3万吨级 的CVX轻型航母贵阳股票配资公司,预算150亿美元,2033年首舰下水。 台湾也在争取F-35B,虽然美国还没松口,但意图已经很明显。一时间整个东亚都刮起了"垂直起降风",这股风还有越刮越大的趋势。 从数字上看,美国 11艘航母 、中国3艘、日本即将拥有2艘,这个账单让人眼花。 但细想想,美日韩如果联手,在数量上确实能形成优势。
这种"抱团取暖"的做法,背后反映的是对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焦虑。毕竟,中国的辽宁舰、山东舰已经在第一岛链进进出出,福建舰也即将服役。 更让周边国家"眼红"的是, 歼-35舰载机 已经上舰试飞。 这意味着中国很快就会拥有第五代舰载机,在技术代际上领先日本的F-35B。面对这种压力,日本加快F-35B部署也就不难理解了。 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也在往亚太派遣航母,美国提出的" 多国航母存在倡议 "正在变成现实。
从单一国家的装备竞赛,到多国联合的体系对抗,东亚的军事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 简氏防务周刊分析认为,日本F-35B项目将使其海上打击能力提升 300% 。 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专家指出,这更多是"不对称威慑"的体现,而非真正的实力平衡。在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覆盖下,轻型航母的生存空间其实很有限。
看上去很美的F-35B,实战中真能管用吗? 不过话说回来,F-35B虽然厉害,短板也很明显。 垂直起降模式下,载弹量和航程都要打折扣。原本能挂8吨弹药的F-35A,到了F-35B这里就只能挂 6.8吨 。 作战半径也从1000公里缩水到800多公里,这在现代海战中可能是致命的劣势。毕竟,敌人的导弹射程可不会因为你是垂直起降就手下留情。 更关键的是体系作战能力的缺失。
中国已经部署了歼-20和各种 反舰弹道导弹 ,形成了完整的反介入体系。 孤立的航母编队在现代海战中,很可能成为高超音速导弹的活靶子。美国智库CSIS的评估显示,在高强度冲突中,轻型航母的生存性存疑。 日本缺乏配套的预警机、电子战机等支援体系,这个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。 E-2D预警机日本只有几架,根本无法为两个航母编队提供充分的空中掩护。 电子战能力更是薄弱,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,F-35B的优势能发挥多少还是个问题。在体系化战争中,单一装备的优势往往会被体系的劣势抵消。
事实上,日本也清楚这些问题。 正因如此,他们正积极向英国、意大利等F-35B使用国取经,梦想构建完整的 航母作战体系 。 但这需要时间,需要资金,更需要技术积累。在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时间窗口正在快速关闭。 说到底,F-35B项目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,而非军事优势的真正体现。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价值,更多是在向中国"示威",而非真正改变力量对比。
结语 说到底,日本F-35B项目表面是装备升级,实质上是美国"印太战略"的重要棋子,也是日本突破和平宪法约束的关键一步。 随着地缘竞争白热化,这种军备转移和联盟绑定会越来越频繁。中国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,做好更充分的准备。毕竟,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。 面对这种新变化,你觉得最重要的应对之道是什么?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